家庭教育课笔记:悲观不是天性,要保持乐观

文章头部资源免费放送

在此之前,我们跟大家已经分享过了,六个基础观念,这六个基础观念分别是产权、生产、困境、担当、改进和健康。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分别是乐观、简单和专注。

今天我们先讲乐观。这些状态都是需要你用心力去维护的,所谓的心力就是心智的力量。与之相对的是你比较熟悉的另外一个词就是体力,体力就是身体的力量,那心力就是心智的力量,心力和体力是一样的,它是可以通过长期持续重复逐步养成,并且可以长期持续维护的。这就好像你长期跑步,你就可以跑很久很远之后依然可以做到呼吸均匀,心力也是这样的。经过长期的持续的锻炼、培养维护,你就可以在保持一个状态很久很久之后依然非常的轻松。这三种状态非常非常的重要,对每一个个体都非常的重要。对每一个家庭成员,无论是家长、子女还是父母,都应该训练自己长期维护这三种状态,对吧?父母当然要以身作则。好,我们就从乐观开始讲起。

很明显,乐观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工作的能动性和效率。我想,没有任何人对这个事实有任何意义,可问题是如何保持乐观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乐观的根源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我们经常还会误以为,有人天性乐观,有人天性悲观。其实乐观与否,并不完全是天然的,你仔细听这个陈述,也许有一部分跟天性有关,但事实上,大部分跟天性无关的,或者,并不完全是天然的。相对来看,绝大多数婴儿都很乐观啊,绝大多数婴儿没有抑郁症。但是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原本乐观的婴儿啊变成了悲观的成年人,大多数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抑郁症的人,变成了一些有抑郁症的人。对,所以你看,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说悲观很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且不断被强化的

你想,我们从一开始就生活在一个物资稀缺的世界,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同样面临的困境。可我们偏偏从一开始就是消费动物,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共同面临的困境。所以,不做任何挣扎是绝对不可能持续生存的。并且,这个世界里还有更多的永恒无法解决的困境,比如灾难、战争、冲突、疾病、贫穷等等等等等等。这都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永恒的困境。这些永恒困境,需要我们永恒面对。并且,在我们的整个人生过程当中,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总是困难重重且意外频发。与此同时,我们作为人类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从出生的时候,我们就注定了有一天会死的。哪怕是没有意外,哪怕是没有苦难,也一样终将要面对那个可怕的东西,就是死亡。所以,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困境,当然包括那么多永恒的困境,所有的人到最后都要难免要问的:

首先生活如此艰辛,凭什么要挣扎着活下去?

再进一步,早晚都要死,为什么现在还要受苦?

这其实是所有人在面对惨淡现状之时必然苦恼的问题。不只是今天人们的苦恼。过去的人,遥远的过去的人,也同样有这种苦恼。将来的人可能也会有一些,你我之间也没有什么不同。苦难到了极致,到最后脑子里的念头都一样。生活如此艰辛,凭什么要这么挣扎地活下去?既然早晚都要死,为什么现在还要继续受苦?

关键在于。苦恼的形成,其实是由时间观念造成的。如果我们像昆虫那样,长着一双全视角的眼睛,时刻关注且只关注当下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回顾过去。我们甚至不需要期待将来。然后,因为我们没有过去,因为我们没有将来,因为我们只有当下,那就没有烦恼了。因为生活的状态被简化到了极致,只有安全和不安全的区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状态。安全,安全就那么待着,不安全,不安全就跑。跑不掉怎么办呢?跑不掉就跑不掉。很正常,没有烦恼,也没有恐惧,反正就那么回事儿。

昆虫是没有记忆的,因为他们也不需要那个东西。大多数冷血动物,比如说要蛇,蜥蜴,鳄鱼,其实也没有什么记忆的。他们仅凭几个有限的反应却可以处理生活他们生活当中的一切?比如说鳄鱼,五个app就足够了,两亿多年他们就靠这五个反应活得好好的。鳄鱼的五个 app 分别是什么呢?就是吃,打,fuck,交配,逃跑,freeze什么都不干。

然而呢,到了哺乳动物,就不太一样了,哺乳动物都有情绪的,所谓的兔死狐悲,其实不只是一个寓言故事,或者只是一个成语,就是哺乳动物的确有开心,也的确有伤心。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哺乳开心伤心的根源是什么?根源在于说,哺乳动物的记忆开始逐渐发达,就是有了记忆了之后,就带来了与另外一个东西比较。因为你记得过去,所以你就可以用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了。满足与否其实并不是开心,或者是不开心的关键,满足与否,常常只是否为了满足而采取行动的关键。其实,比较才是开心与否的关键。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记忆的话,其实就没有比较的。但是一旦开始拥有了记忆之后,天然就出现了比较,而在有了比较之后,才有了开心与否的差异。比如说现在比过去好,那应该是开心的,现在比过去差,那就应该是不开心,伤心,闹心,对吧?

所以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们甚至可以说开心的心,闹心的心,心智地心,这个东西其实还是我们脑子了,只不过这个词是以前留下来的。我们现在习惯于这么用心。这个东西,干脆就好像是长在比较之上,没有比较,心这个东西,就好像干脆没有存在的必要的似的。对吧?反正不需要开心,也不需要伤心。

你看,理论上来讲,无论是拿现在与过去比较,如果有一半的概率是更好的,那就是开心和伤心的概率对半开嘛,对吧?有一半儿是更好的,有一半儿是不好的,对吧?那就是一半开心,一半不开心,对吧?或者说开心的概率百分之5%0,不开心的概率50%。那么事实上其实就没有什么乐观悲观的说法,是这样吧?理论上来讲是这样的,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可能关键在于,长期以来当人们比较现在与过去的时候,总是更多地发现自己在伤心,也就是说,现在不如过去好,其实这并不难以理解,因为生活的真相就是苦难重重。

这一点,好像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太多的变化,虽然最近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现在与过去比较,其实一共有三种情况的,不只是更好或者更差。第三种情况是什么呢?那就是没有变化。对,可问题在于,生活总是苦难重重,过去并不好,然后现在没有变化的意思是说,现在也过得不好。每天如此比较,每天都过得不好,偶尔好一下呢,然后。还要再回去,反正更多的是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很自然地得出结论,这辈子都过不好了。你说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开心,谁能乐观呢?

在过往人类存在的数万年间,直至大概五六十年前,这个世界的变化是极为缓慢的。再加上那时候人们的寿命都很短,于是更难体会到整个世界的改善。于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的人类,真的就是人累那个累,是劳累的累啊,就是做人很累的缩写,人累啊,做人很累。甚至,从感受上来看,极大概率是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在变得越来越差。

在那样的世界里,悲观者显然不仅人数上要多于乐观者,悲观者应该占绝大多数才是正常的。于是,大家仔细去看,全世界各地涌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宗教,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以悲观者为目标的。首先要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才能够让人家跟着你走。这就是宗教的核心纪律之一。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你看,现在和过去可以进行比较,可是现在和将来如何比较呢?这里的难点在于说,过去,虽然已经发生,虽然已经体会到过,体会得到,现在也是疫情发生,正在体会,但是将来?尚未到来,将来尚未发生,将来尚未展开。所以,我们其实不知道将来是什么样的,换言之,我们无法感受到将来。

与此同时,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一样,我们也的确非常渴望在现在就能了解将来。这里有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你自己和你自己的周遭。最终你会发现,你几乎和所有人都一样,都会被那些能够向你描述未来的人所吸引,尤其是那些向你描述美好未来的。原本,应该是,只有那些有能力,真的有能力创造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强烈的幸运。但是,人们对未来的好奇实在是太重了,乃至于所有人都这样。哪怕是对未来的描述,无论合理与否,都是令人感到吸引力无穷的。

宗教的吸引力,核心就来自于此。宗教领袖啊,哪怕是邪教或者是不成体系的迷信宣扬者啊,都是。实际上应该是人群当中最早能够多少系统化的描述未来的人。你别管他们描述的对不对,你也别管他们的系统是否完整,是否矛盾,对吧?你也别管他们从今天的角度望过去,他们那个描述有多么荒谬。仅仅是他们肯于描述且精于更系统化的描述未来,这么一个事实,就能够解释为什么那些宗教领袖有那么强的魅力了。再深入一步就是什么呢?就是当我们所有人终将意识到所有人都会死的。这个念头实在是太可怕。死亡,不仅可怕,同时也使得当下所有的努力和磨难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挣扎。于是,有人向你描述了一个天堂,极乐世界,然后告诉你说死病不可怕。因为人死了之后,是可以上天堂的,是可以进入极乐世界的。在这一瞬间,一切都不一样。

当然了,这种描述通常是非常系统化的,更系统化的意思是说,马上要处理下一步。如果所有人死后都能够上天堂,都能够进入极乐世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天堂需要一个地狱作为帮衬,作为参考,于是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然后再进一步就需要更系统化地描述了,对吧?接下来要做很多的约定,你看什么样的人是好人呢?什么样的人是坏人呢?那好人需要做什么呢?好人不能做什么。对吧?不仅如此,系统化还要继续设计的,对吧?他要设计清楚,这个好人万一不小心做了坏事怎么办呢?等等,等等等等。

所以你看,理论上来讲,虔诚的宗教信仰,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终极的乐观精神。因为他设计了一个或者假想了一个基于更好的未来而产生的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我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仰,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者,那我只要按规矩做了,那么无论我今天遇到怎样的困境,无论我遭受怎样的苦难,最终我都会获得一个好的不像话的结果。这不是终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吗?其实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仅仅是几十年前,宗教信仰还是获得终极乐观主义的最常见、最靠谱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当然了,对很多人来说,即便是今天,也可能是如此,对吧?只不过,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了,说时代变了,时代的确变了,突然之间,这个时代就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究竟哪儿不一样了呢?说出来呢,也好像没有那么的重要,好像没有那么的夸张。

但有两条确实完全不一样了,第一个就是整个世界进步的速度加快,不再像过去那样100年,200年好像没有什么变化现在,十年一变,对20年那是巨变,对吧?第二条是什么呢?整个人类的平均寿命加长了,而且真的加强了好多,仅仅几十年前,life expectancy 就生命预期,不过是三五十岁,对吧。现在却已经是百岁,下一代人120岁都不过分。

其实不仅是时代变了,也不仅是世界变了,其实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人能够感受到的一切,在一生当中能够感受到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哪怕只看仅仅过去了100年间,我们都一样,都能看到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变化。你看电发明之后,交流电打仗之后,世界因此发生了变化。

你再看看书写工具这一路走下来突然被电子设备替代之后发生的一切。你再看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以及他们这些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请问以上提到的,哪一个不是加速度越来越快的发展?注意,不是速度越来越快,而是加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人类的平均寿命突然之间加长了,对吧。人类预期寿命就是所谓的 life expectancy,超过八十岁其实也只不过是最近五六十年的事情。然而呢,这个变化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一个正常人会自然而然的同意一个看法。现在的生活的确比20年前、30年前好太多了。

然而呢,放在遥远的过去20年、30年的时间首先,整个世界可能不会发生什么太多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活不到20岁,活不到30岁。所以,今天的人类呀,相对于五六十年之前的,那么久之过程当中的人类,其实理论上来讲更应该倾向于乐观的。因为事实很清楚,现在比过去更好,是比较之后更大概率可能获得的结果。

于是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出现了。在过去,相信宗教是获得终极乐观主义的主要途径。现在应该变了,真的应该变了,相信科学才是更靠谱、更有效的获得终极乐观主义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对根据已经发生的改善推断将来会有更多的改善,这已经不是一厢情愿了,这是已经看得到的合理推断事实了。

重要的原因在于说哈,科学本质,科学的本质就是不断改进的假说,这也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于是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史都在向我们普及乐观的根据。我再重复一遍,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史,事实上,都是在用事实向我们普及乐观的根据。我们也的确看到科学技术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一步一步的改善。不仅自身变得越来越好,也使得整个世界因为它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好。所以,科学实际上是我们现代人保持乐观的重要根据。当然,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哈,并不把科学当回事儿,在文艺世界里就有很多人哈是把科学当做任何东西,但是,绝对不会把科学当做乐观依据的地方,是吧?

你看文艺世界里,这个科幻小说,文艺世界里的科学家们,总是对人类的前途忧心忡忡的。但实际上在真正的科学家里。无数个统、计独立调查都表明,在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群体当中,乐观主义者的比例相对不仅更高,而且要高出很多很多。看到、、毫无疑问,我们的基础关键之一,痴迷于改进就是保持乐观的关键之一。你想,你是一个不断改善的人,那么在比较现在与过去的时候,基本上总是可能获得,但是正向反馈。在所有地方都不断改进的人,就会在任何地方进行比较的时候都获得正向的。再进一步,由于改善已经成了习惯,改善已经成了自然,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将来会比现在更差。从这个角度看,痴迷于改进的人,是天然更倾向于乐观的。当然了,保持乐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技巧。是什么呢?就是把给他人带来快乐和永远鼓励他人当做自己终生必备的生活技能。

我再重复一遍,就是你要把给他人带来快乐和永远鼓励他人当做自己终身必备的生活技能。你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的人的,这样的人总是少数的,但总是就有。他们在的时候,大家不会冷场,不会尴尬。有他在的时候,就有更多的笑声,更多的欢乐。但他们也不是哗众取宠,他们会玩,会闹,会开心,开玩笑,但是他们也不伤人。

其实,这是可以习得锻炼并且可以积累的生活技能啊,一定要重视起来。刚才说的另外一个重点是什么呢?是我在很多地方都强调过的,你要做一个永远鼓励他人的人。因为这世界永恒困境实在是太多了,无解困境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没有人不需要顾虑。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你会发现的,你会感受到的,你自己养成了随时永远鼓励他人的习惯,到最后有一天,你自己真正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很坚强,你不需要他人鼓励。为什么呢?其实是这样子的,你每次鼓励他人,其实也是在鼓励自己。你自己已经鼓励过太多次了,乃至于早就在潜意识当中鼓励过自己很多回,很多回,乃至于你自己不需要被鼓励了。你想,一个不需要被鼓励的人,怎么可能是悲观的。


文章中若有涉及到的资源、文件、教程、软件等有需要,添加 微信:zyho686  另备注:免费资源,私信洞主资源名索要!

文章尾部免费资源多多引导加微

跳转查看>>资源洞免费营销资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80982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yhole.com/6643.html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QQ客服